云南位于祖国西南部,与缅甸、越南等国接壤,信众较多,尤以西双版纳州、德宏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多。那么,佛教到底是什么时候,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云南,对云南的民族文化、经济发展又有什么重大影响呢,今天,居士网为各位师兄整理了这篇小文,希望大家对佛教传入云南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了了解。
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。创始人为释迦牟尼。印度佛教传入我国,经南北两条线路。北传佛教,经中亚一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,时间在中国东汉时期。汉永平十年(67年),孝明帝遣使臣蔡情等往西域取回佛经,同来者还有迦叶摩腾、竺法兰等僧人。永平十一年(68年),建白马寺于洛阳,供奉经卷。随后又有大批经书被译成汉文在全国传播。隋唐时期,佛教还与儒道教结合,我国佛教进入繁盛时期。 北传佛教,在初期既有大乘也有小乘,但后来由于大乘佛教更能适应当时中国内地封建政治制度的需要,得到统治者大力提倡和支持,因而得到广泛的发展,北传的小乘佛教日趋衰落。此后,大乘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分为法相、天台、华严、净土及禅宗、律宗、密宗等诸宗派,并相继传入日本、朝鲜、越南等亚洲各国。
与北线传入同时,印度本土的小乘佛教也积极向南方传播。先传至锡兰(今斯里兰卡),继而至中南半岛并经缅甸先后传到我国西南部边疆的傣、布朗、崩龙(德昂)等民族地区。所以,这部分佛教又称南传佛教或南传上座部。
小乘佛教何时传入云南,据大量研究分析,印度阿育王时期(约公元前273-前232年),在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下,由上座部著名的目键连(亦简称目连)持,举行了佛教第三次集结。同时,派许多僧侣到印度各地及印度外周围国家传教。由阿育王的儿子摩西陀率使节前往锡兰,此后阿育王又派公主桑伽密多罗至锡兰传教。
小乘佛教在锡兰经过一段时期传播之后,再传入缅甸。对此,学术界认为传入缅甸至少在公元2世纪。其依据是在位于缅甸西部的阿恰布岛上,曾发现有属于公元2世纪的佛龛和佛像。 除缅甸外,佛教也逐步传入东南亚其他地区。如,据扶南国(柬埔寨)史料记载,公元4世纪中期,扶南佛教已大盛。越南(当时称林邑)从史料看,4世纪晚期小乘佛教已相当发展。 老挝的下寞占巴寨有一著名的佛教古寺-瓦普寺,是属于公元6世纪的遗物,说明在这之前,佛教已传入老挝。泰国6世纪末,贵族已信佛教,7世纪时,泰北清迈地区已普遍信奉小乘佛教。
从小乘佛教传入东南亚国家看,小乘佛教盛于缅甸等地。我国唐代文献。如《新唐书.骠国传》对其地信奉佛教的盛况颇多记载。这充分说明,至公元7世纪,小乘佛教已盛行于东南亚地区。
与东南亚紧密毗邻的云南云南西双版纳、德宏等地, 由于自古以来与东南亚地区和印度的民族文化交流,小乘佛教的传人也是十分久远的。
云南西双版纳一带傣族祖辈都流传着佛祖曾到过云南版纳传教,认为云南景洪、勐养、勐海等地名是佛祖取的,甚至一些山川河流也是佛祖取名流传下来的,如南混河、南腊河。除了地名外,还有许多关于佛祖遗址的传说。曼飞龙白塔佛龛前一块原生岩石上,有一酷似人脚印的痕迹,传说这是释迦牟尼留下的脚印。佛祖是否亲临过云南版纳一带,尚无确凿依据,但小乘佛教从缅甸传入云南是毫无疑问的,传入时间学者们普遍认为大致在7世纪的隋唐时期,兴盛发展于12世纪以后,关于这一点,已从逐渐整理发掘出的傣族文献和寺院考古资料进一步得到了证实。小乘佛教由缅甸传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后,13世纪逐渐扩大到今云南德宏,15世纪传入云南临沧地区和思茅地区,形成今天云南西南部以傣族为主信奉小乘佛教的格局。
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均源于印度佛教。 释迦牟尼逝世后一百年左右,众弟子由于对释迦牟尼所传的教理、戒律理解不同,从而产生了分歧,教团组织遂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。随后这两部又进一步分裂,其中的上座部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;大众部也陆续分出若干部,并出现了佛教大乘派。大乘派教,旨在于“普度众生”;而主张“自渡”(即自我解脱)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,则称作小乘。
佛教按教义不同分大乘与小乘两大支系; 按传播线路的不同,在中国又分为汉传(也称北传,属大乘系统)、藏传(属大乘系统)与南传(属小乘系统)。全国佛教以云南佛教最为复杂,具有“两系三传”,而别的地区尚无如此齐全的品系。云南西北民族地区,既有大乘佛教的汉传也有藏传;而云南南部地区民族中,则为小乘佛教的南传。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,名僧辈出,宗派迭起。唐代时,汉传佛教密宗进入云南,细奴罗(649-774年)建大蒙国,“劝民每家供佛像一堂,诵念经典,手拈素珠,口念佛号”。南诏建立后,大乘佛教各派也相继进入云南,而以印度所传密宗影响最大,深得南诏君臣的信奉。
佛教密宗也称秘密教、密教、真言宗。起源于公元7世纪,起源地是印度德干高原,是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,经典意义为毗卢遮那(大日)佛(法身佛)直接所传秘奥大法,以承传、真言、秘咒为其特征。公元8世纪传入中原称为“华密”,同期天竺高僧将印度密教传人西藏,成为“藏密”。
云南大乘佛教中密教既非中原传入, 也非西藏传入,由印度高僧赞陀崛多直接到云南传播, 并由此在南诏产生了“滇密”教派阿吒力教,其传教士称“阿吒力”(轨范师),犹如藏密之喇嘛。
学者考证认为,赞陀崛多入滇传教时间为公元839年, 为南诏国劝丰祐时期,并被南诏王劝丰祜尊为国师,娶国王之妹为妻,定居云南,成为“滇密”始祖。“滇密”最主要的神祗是阿嵯耶观音和大黑天神。
阿嵯耶观音为云南特有,鲜见于佛教典籍,现已发现有自唐代传下来的阿嵯耶观音铜鎏金像十余尊,大多流于海外,美国各大博物馆、艺术馆就收藏6尊之多,云南省博物馆藏3尊,伦敦等地分别有收藏。 据考证,观音铜鎏金像均出自云南唐宋南诏大理时期,铸造金属含量相近。
据海伦.B.查平《云南的观音像》考察说:“观音像是颀长纤细、宽肩细腰、身着印度菩萨式衣服的男性。”云南考古学家林超民认为这是云南民族风格(或大理白族风格)和云南佛教特色的观音像。
大黑天神,是梵语摩诃迦罗的意译,即“战斗神”。根据云南诸多方志中的记载,自南诏大理国时期一直绵延至清代,大黑天神作为“滇密”的主要神祗,一直具有崇高地位,受滇人顶礼膜拜,并颇具地方民族特色。
宋代著名的大理《张胜温画卷》和《南诏图传》对 “滇密”佛教的反映颇多,从画中可以看出, 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国也是大理的保护神,被奉为至尊。南诏统治时期,佛教成为国教,云南境内建大寺800座,小寺3000座,遍布全省,国民皆须以“敬神为首务”。图画中还反映了“滇密”佛教同民族原始宗教-巫教的斗争及佛教取巫教而代之的画面,有着浓郁的云南民族文化特色。
宋以后,随着元朝在云南统治的确立,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也大量进入云南,及至明代,汉传佛教逐渐取代云南地方特色的“滇密”,汉传佛教中的禅宗、净土宗成为云南主要教派。
藏传佛教传入云南在公元11世纪,随着吐蕃势力的不断扩张,喇嘛教从西康渗入,云南滇西北、迪庆、丽江地区信奉之。 由于地处中南半岛与中国内地的交会地带及民族文化交流因素, 云南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大熔炉,由此而形成云南特有的佛教“两系三传”,即大乘佛教、小乘佛教、南传小乘、北传汉密和西传“藏密”及由印度直接传入并与地方宗教文化相融的“滇密”,形成一种多元佛教宗教文化。
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,佛教的传入,更是给云南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色彩,为云南民族文化增添了几分魅力。
免责申明:
1、居士网所有文章、图片、视频除注明本站原创外,其余均采集自互联网和佛教图书,知识产权和版权均属原作者、网站、出版社。我站采编仅为弘扬佛法,若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处理,谢谢。
2、本站文稿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、网站转载,但须注明出处及本站链接URL。
3、来源未注明“居士网原创”的文章,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其观点供读者参考。